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
醫療作為不易受經濟波動影響的剛需行業一直以來都備受資本市場的追捧,特別是當互聯網醫療這一新概念的誕生,其便捷、高效的優勢必將對傳統醫療服務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雖說互聯網醫療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但是憑借醫療行業龐大的規模和需求將“互聯網+醫療”推上風口。2016年上半年,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投融資總額達到39億美元。同時,資本進一步加速在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布局,推動行業高速發展。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關注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動態,通過對2016年行業相關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分析解讀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2015年后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增速開始放緩
互聯網醫療于興起之時就備受青睞,從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可以看出,2014年可謂是互聯網醫療的爆發元年,涌現出一大批互聯網醫療企業,市場規模增長率一度高達160.0%。2015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明顯放緩,這與互聯網行業整體發展走勢是相對應的。
基于醫療剛性需求的不斷擴大,更多優質細分服務的出現,以及用戶對于健康管理意識的增強,互聯網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照這樣的發展態勢,預計2020年,互聯網醫療的市場規模將以38.52%的增長率達到748.3億元,創下互聯網醫療行業新的記錄。
健康咨詢管理成移動醫療主流
互聯網醫療APP呈現出垂直多元化趨勢,針對需求人群的個體差異,衍生出多維度的產品和服務。從各大應用平臺統計的下載量來看,以在線健康咨詢管理服務為主的互聯網醫療APP較受用戶青睞。
移動互聯網醫療使用戶脫離傳統固定的醫療環境,這讓用戶無論身在何處,醫療與健康管理都能變得觸手可及,這也是區別于傳統醫療最明顯的優勢。
六成用戶未使用過移動互聯網醫療產品
雖然移動互聯網醫療市場備受關注,但使用過互聯網醫療產品的用戶僅占網民總人數的36.26%,仍有六成的用戶從未使用過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相關產品。從這方面看來,當前互聯網醫療的滲透率較低,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互聯網醫療用戶年輕化趨勢明顯
年輕網民是中國互聯網用戶的主力軍,互聯網醫療用戶的年齡分布也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21-35歲之間的用戶群體占比最高達到78.19%,36-50歲之間用戶占比9.63%,15-20歲用戶群體占比8.50%,50歲以上用戶占比3.68%。
專業權威機構認可APP成用戶首選
數據顯示用戶更愿意選擇醫院醫療行業認可、國家政府認可和有法律法規保障的的互聯網醫療APP,分別占比63.70%、62.49%和56.59%,擁有專業權威機構的認證已成為用戶選擇互聯網醫療APP的基礎。
健康科普仍是主要關注內容
通過2016年用戶的關注內容來看,健康科普類以61.07%占據了最大份額。
主要是因為現階段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度上升,已從之前的“有病治病”過渡到現在的“未病防病”階段。排在其后的分別是飲食調理、女性健康和運動瘦身類,這三類內容則偏向于垂直細分類醫療健康服務。
專家真實性和醫療管理問題最受關注
對認為互聯網醫療APP發展有什么阻礙這個問題調查中發現,用戶的觀點主要還是偏向于信任感不佳。69.78%的用戶對于互聯網的醫療專家的真實性存疑;64.29%的用戶認為醫療關乎性命,管理還需嚴格;還有45.05%的用戶擔心存在隱私信息安全泄露的風險。
究其原因還是互聯網醫療移動端的普及和眾多投資者的涌入,使得互聯網醫療APP的數量呈爆發式增長,但實際上該市場魚龍混雜,個別企業的非法違規運營侵害用戶的合法利益,致使用戶信任度降低,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移動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醫療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模式即對傳統醫療進行顛覆式的改變,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也存在許多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健康管理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關注,今后互聯網醫療還需以更全面形式延伸,緩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為用戶提供全流程醫療信息服務。
另外,受限于當前群眾就醫習慣和行業標準缺失,市場無序競爭現象突出的局面,營造規范有序的行業環境勢在必行。
互聯網醫療應用發展前景廣闊,雖然目前面臨重重困難,但這些問題最終會隨著政策扶持,用戶習慣的培養和技術的進步迎刃而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醫療會在人們生活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本文由-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收集提供:
上一篇: 2017年云計算的五大趨勢!
下一篇: “互聯網+”八大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