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醫保一碼付,是依托國家醫保服務平臺,深度融合醫保結算與自費支付的創新支付模式。參保人憑借醫保碼,即可一站式實現“統籌基金支付 + 個人賬戶余額支付 + 自費支付” 的便捷結算 。以沈陽市民李女士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就醫體驗為例,以往醫保碼支付若個人賬戶金額不足,需另行切換支付方式補足自費部分;而如今通過醫保碼 “一碼付”,僅需一次掃碼操作,便能無縫完成醫保報銷與自費部分的支付,極大地簡化了就醫繳費流程 。
1. 門診掛號繳費:患者前往醫院門診,在掛號窗口或自助掛號機處,只需出示醫保碼,系統自動識別患者身份信息,完成掛號費用的支付,其中掛號費若在醫保報銷范圍內,直接按醫保政策報銷,剩余自費部分按設定順序從醫保個人賬戶或其他支付渠道扣除。例如在一些已上線“一碼付” 的醫院,患者無需再在窗口排隊繳納現金或刷銀行卡掛號,大大節省了掛號時間,減少人員聚集 。
2. 門診診療費用支付:患者在門診接受檢查、檢驗、治療等服務后,醫生開具費用清單,患者到繳費窗口或通過診間結算設備,再次出示醫保碼,系統瞬間計算出醫保統籌支付金額、個人賬戶支付金額以及自費金額,一次性完成支付。像在部分開通醫保移動支付的醫院,患者還能在手機端通過醫保碼完成支付,無需前往窗口,優化了就醫流程,減少患者來回奔波。
3. 住院費用結算:參保患者辦理住院手續時,向醫院出示醫保碼,完成住院登記,醫保系統自動記錄患者醫保信息。出院結算時,患者同樣出示醫保碼,系統自動核算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包括醫保統籌報銷部分、個人賬戶支付部分以及需患者自行承擔的自費部分,一鍵完成結算,避免了傳統方式下患者需多次核對費用明細、分別支付不同款項的繁瑣過程。
參保人在定點零售藥店選購藥品后,向店員出示醫保碼,藥店掃碼設備讀取醫保碼信息,系統自動判斷藥品是否在醫保目錄范圍內。對于醫保報銷藥品,直接按醫保政策進行報銷結算,醫保報銷后的自費部分,先從醫保個人賬戶余額中扣除,若個人賬戶余額不足,自動調用其他預設支付方式,如支付寶余額、綁定銀行卡等完成支付。這使得參保人在藥店購藥如同日常購物支付般便捷,無需再攜帶醫保卡,解決了忘帶卡無法購藥的困擾。
1. 醫保信息系統對接:醫院、藥店等定點醫藥機構的信息系統需與國家醫保信息平臺深度對接,確保醫保碼信息的準確讀取與醫保結算規則的正確執行。通過接口開發,實現醫保碼身份認證、醫保待遇查詢、費用結算等功能的交互,保障醫保數據的實時傳輸與安全存儲。
2. 支付渠道整合:整合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微信等)以及銀行卡支付等多種支付渠道。在系統后臺設置合理的支付優先級,如默認自費部分先從醫保個人賬戶扣除,不足時依次調用第三方支付或銀行卡支付。同時,建立支付渠道的安全防護機制,保障支付過程中的資金安全與信息安全。
3. 數據交互與處理:構建高效的數據交互機制,實現醫保信息系統、定點醫藥機構信息系統以及支付渠道之間的數據實時共享與協同處理。當患者出示醫保碼進行支付時,系統迅速獲取患者醫保信息、費用明細等數據,準確計算醫保報銷金額與自費金額,并將支付結果及時反饋給各方系統,完成支付流程的閉環管理。
1. 激活醫保碼:參保人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 APP、支付寶、微信等多種渠道激活醫保碼。以支付寶為例,用戶打開支付寶 APP,點擊首頁的 “醫療健康”,進入醫保碼頁面,按照提示進行身份驗證,如刷臉認證等,即可完成醫保碼激活 。
2. 開通“一碼付” 功能:在已激活醫保碼的基礎上,參保人在相應渠道(如支付寶醫保碼頁面)點擊“一碼付” 選項,同意相關協議,并設置自費支付的扣款順序(如優先從醫保個人賬戶、其次支付寶余額、再是綁定銀行卡等),即可成功開通 “一碼付” 功能 。
3. 就醫購藥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或定點零售藥店購藥時,患者向工作人員出示醫保碼,工作人員使用掃碼設備掃碼,系統自動識別并完成醫保結算與自費支付的全過程,患者無需進行額外操作,支付完成后可獲取支付憑證。
1. 身份認證安全:采用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加密算法等對參保人身份進行認證,確保醫保碼使用者與參保人身份一致,防止醫保碼被盜用。同時,醫保碼采用動態二維碼展示,每隔一定時間自動更新,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2. 數據加密傳輸:在醫保碼信息傳輸過程中,運用 SSL/TLS 等加密協議,對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竊取或篡改。定點醫藥機構與醫保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同樣采用加密傳輸,保障醫保數據的完整性與保密性 。
3. 支付安全防護:引入支付風險監測系統,實時監控支付行為,對異常支付進行預警與攔截。同時,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借助其成熟的支付安全保障體系,如風險評估、交易限額設置等,確保支付過程的安全可靠。